一、指导思想
坚持“为护佑生命而存在”的医院价值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贯彻同仁医疗产业集团董事会精神和奋斗目标,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深化内部改革,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务实进取,确保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
二、战略目标
1、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抓手,以人文品牌建设为目标,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构建优质服务体系;
2、全面推进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主体、高技术项目与消费型项目两翼腾飞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一体”: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两翼”:肿瘤科、核医学中心等高技术水平项目提升医院品牌与竞争力;医美中心、产后护理中心、眼视光中心、口腔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消费型医疗服务项目发展实现产业化。
3、推进“医教研”一体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至2025年末,核定开放床位:900张,床位使用率>91%;年门急诊量>140万人次,年入院量>4万人次;员工总数>1900人,其中卫计人员1582人。
三、发展规划
(一)学科发展
1、建设重点专科群。做好 “从‘头’做起”的顶层设计,以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特色的临床科室为依托,建设1-2个重点专科群,并根据当前医疗需求新情况、新趋势,培育老年、康复、儿科等专业,积极探索和发展康养结合的医疗工作新模式。
在不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核心技术骨干情况下,通过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省级重点专科评审(复审),建成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至2025年,通过立足本地发展、拓展服务能力,消费型专科实现发展,建立完善的特色服务体系。
2、实施多学科诊疗模式,推进“3+4”多学科诊疗中心建设。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建设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提升医院危急重症救治水平;完成甲状腺诊疗中心、肺癌诊疗中心、一体化急救中心、核医学中心的建设。
(二)业务发展。完成眼视光中心、产后护理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嗓音中心、医疗美容中心、口腔中心在内的消费型医疗服务项目产业化发展;建设核医学中心、肿瘤中心等高技术水平项目,带动全院技术水平的提升。至2025年末实现非医保医疗收入占医院医疗收入比>60% ,建成3个营收超过亿元的科室。
(三)人力资源。实施科主任赋能计划,推行科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任用、管理、考核机制,探索合伙人机制的落地,用绩效激励人才,用成长机会发展人才;对不符合岗位要求者及惰怠人员的淘汰。
(四)市场营销。整合宣传资源,实施多维度宣传矩阵,以品牌宣传、渠道推广、新媒体推广为“三驾马车”,以项目为试点、结果为导向,创新模式,扩大医院辐射范围。至2025年,新增医联体合作机构至50家、企事业及保健室合作机构增至300家。
(五)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以患者需求及电子病历等级建设要求为核心,推行“医疗 + 互联网”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院内智慧一体、院际共享协同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等级医院评审、国家电子病历五级评审、数字化智慧医院建设目标。
(六)医疗质量。升级优化门诊服务、建设医院一体化急救中心,拓展日间医疗服务、实行多学科联合诊疗、发挥医联体一体化作用,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建设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体系。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
第一阶段(2021-2023):提升规模,全力建设重点学科。强化规模效益,培育有竞争优势的学科群,发展消费型专科/项目;
第二阶段(2024-2025):着力打造“医教研并举”的三甲医院,树立全国领先的重点特色学科标杆。
(一)等级医院创建从制度建设转向落地执行与持续改进:2021年以“三级乙等”为目标组织创建评审,通过医教研一体发展、合理资源配置、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医疗水平全面提升、科研教学成果显著发展,实现2025年“三级甲等医院”创建。
(二)全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以“民营医院管理年”为契机,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推行组织变革;建立以科主任培训为核心的内部培训体系、干部评价体系、荣誉体系;进一步强化成本核算和运营管理;加大员工身心健康关怀项目。
(三)打造高水平医疗服务。以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建设一体化急救中心,提高医院危急重症处理能力,着力推进新技术应用,带动外科发展;分层设计并推进重点学科目标科室建设,为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夯实基础,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四)全力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建立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护理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探索开展院内医疗质量认证,加强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管理,加快实现医疗质量信息化全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医疗安全。
(五)创造吸引人才的生态环境 :实施“人才引进+专项基金”的人才战略投资模式,设立专项战略投资预算,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加大科研教学投入,补全科研短板,打造年轻医师成长之路;实施专业化管理:提升经营管理、目标责任、绩效考核,激发人才产能。
(六)实施以科主任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实现科主任赋能:加强科主任管理能力,试点推行合伙人机制;进一步推进主诊医师负责制试点。
(七)以市场营销体系为抓手,推行品牌宣传、市场渠道、新媒体运营,全面提升医院品牌推广能力。
(八)以医院文化建设为依托,提升凝聚力。建设目标文化、家文化、志愿文化、协同文化、守正价值观在内的院内文化体系,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影响力和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版权所有:南京同仁医院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吉印大道2007号
邮编:211102 预约、咨询热线:400-600-0606
公安备案号: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009号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88号-1
版权所有:南京同仁医院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吉印大道2007号
邮编:211102 预约、咨询热线:400-600-0606
备案号:苏ICP备10202488号-1